《科學人博學誌:活靈活現 動物行為》導讀

動物行為,在動物系的相關課程之中,應該是最常被誤用、誤會、誤導的一門學問吧。而這多半是出於人類的一廂情願,不論那是對自己養的寵物、對外面看到的大小動物(討喜或討厭)、亦或是在隨口說隨手寫的「創作」等等。若是光這樣也就算了。但是古今中外,不論是當成主角配角路人甲,以動物入文入畫的文人墨士、作者繪者卻非常之多;不是藉動物抒發己念,就是憑自己印象下筆。假如那僅限於小眾也就算了。萬一對他們來說很幸運的,作品被世人接受且廣為流傳,那就會造成(在我看來是不幸)不小的遺憾。因為這樣一來,被潛移默化而被誤導的讀者閱聽人就越來越多且會以訛傳訛,帶來更大的影響……

先舉幾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或看到的句子。「不怕神一般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在網路上流傳的解釋,以「不會給予任何幫助,只會扯人後腿的愚笨隊友」為多。但是豬真的很愚笨嗎?當然不是,相反的,在不少觀察中,還發現豬相當聰明呢。「無殼蝸牛族」是用來形容還沒有能力買自己房子的人。但是,無殼蝸牛就是蛞蝓,牠們從生到死,一輩子都不會有殼。有殼的蝸牛,從還在卵裡面還沒孵化的時候就已經有殼了。會換殼的是寄居蟹呢。在科學人博學活現 動物行為這本特集之中也有一篇關於寄居蟹的文章,而且撰文者蔡斯博士不只是觀察寄居蟹換殼,還發現那就跟社會學家及經濟學家提出的「空屋鏈」相通。因為寄居蟹在找到新殼、脫下舊殼之後,馬上就會有下一隻寄居蟹住進那個剛被脫下來的殼,然後是下一隻、再下一隻。在蔡斯博士的實驗中,一開始給寄居蟹的殼越大,就能讓越多的寄居蟹換殼、空屋鏈越長。這個跟人類社會中的租屋、換車、換職缺等等都是相通的。所以,在說自己是無殼蝸牛族的朋友們,改口說自己是寄居蟹族吧。否則照日語「言靈」(言語的靈魂)的說法,講久了事變真,就真的一輩子不會有房子呢。

再說到「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句大家用了很久,在勉勵(?)別人的話,其實也不一定是對的。因為說出這句話的人應該是假設蟲子是在一早就開始活動,或是停著不動等著被鳥吃。但是就連植物都會演化出保護自己的機制,何況是蟲呢?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做了一個應該很費錢的研究。他們在二千多隻鳴鳥的身上裝了微晶片,以便追蹤牠們的活動,推斷牠們怎麼找到食物。結果知道他們的研究對象在早上離巢後指示去巡視跟評估食物來源的品質和位置,在傍晚時才照著白天收集到的資訊去進食。換句話說,早起的鳥兒雖然會有蟲吃,卻不一定是在看到的時候就馬上吃。而在別篇文章中,我們也會讀到星鴉在儲存食物時,會挑選食物不易腐壞的地點。因為種子若是沒有好好保存,是會發芽長成小樹苗的,那樣就不能吃了。我有個研究烏鴉多年的學弟,當他在觀察巨嘴鴉的時候,曾經看過巨嘴鴉儲藏食物,但是儲藏的是一根不知道哪裡弄來的冰棒。對我學弟來說,他最遺憾的就是沒能看到巨嘴鴉回來找牠儲存的食物卻發現它不見了的表情。對我們來說,不知道故事的後續也是十分扼腕啊。

在看這本特集的時候,邊看文章就會邊回想起許多求學時代看到跟聽到許多學長姐或朋友們的研究。在【小黑猩猩學習融洽嬉戲】這篇中,比較的是黑猩猩孤兒和由母親養育的小黑猩猩在遊戲時的時間跟行為。【媽媽幫我把妹】則指出在北方絨毛蛛猴的族群中,經常待在媽媽身邊的公猴,在交配季節特別受帶青睞。雖然研究人員還在試圖找出原因,不過他們認為那些公猴可能是因為待在媽媽附近而跟其他母猴混得更熟(近水樓台先得月?!),或是有機會看出母猴什麼時候會達到性活躍期。我有位學姊,是以在墾丁研究台灣獼猴起家的。當她終於讓猴群接受她,讓她觀察之後,她跟我說她逐漸對許多人類的惡習釋懷了。因為她看到兩隻小猴子一起玩,其中一隻小猴的媽媽位階高、一隻小猴的媽媽位階低很多。於是,當位階高的猴媽媽發現她的小孩在跟別人家小孩玩的時候,她就湊過來賞了「位階低的猴媽媽的小孩」一巴掌,然後把自己的小孩帶走!於是在那以後我學姊只要看到有勢利眼的人類家長,她都只把他們視為「非我族類」,也就不再生氣。研究動物行為,對人類的心理健康也是有好處的呢!

再說到【蟲蟲會自己找藥吃】裡講到不是只有具先進大腦的動物才有尋找藥用植物的能力,一種虎蛾的幼蟲在被寄生蠅的蛆寄生時,吃生物鹼的量大約是沒被寄生的毛蟲的兩倍。而那種「具先進大腦」的動物就是黑猩猩,在有腸道寄生蟲的時候會吞食有毛樹葉,以便刮除腸道內寄生蟲。實際上,這是我從前很常在京都大學動物學教室的影印機旁遇到的美國人做的研究,當時就已經在專題討論中聽他說過。而且棲息在不同地方、彼此不可能有交流的黑猩猩們,在有相同症狀時不一定會吃同種植物,但卻一定會吃有相同效果的植物來治病。內幕消息是當他發表了這個發現之後,就有藥廠先去登記了專利!雖然經過了這麼多年我還是沒有去問纏訟的結果,不過我們的確學到了教訓,人很壞,我們還是去看動物好了。

光看標題【烏龜打呵欠】,就會覺得很好笑而且讓人覺得「這個研究者還真閒」。果不其然,研究者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的生理獎。我超愛搞笑諾貝爾獎的。她的目的在獎勵「乍看好笑而後引人深思的研究」,而我最愛的得獎主題之一,是在博物館工作的研究員在下樓撿撞上玻璃死掉的鴨子時,發現有公鴨去跟那個死鴨子交配之後所延伸出來的一連串後續研究。當然,那位學者每次被介紹他的研究主題時,也都會引來非常多的(訕)笑聲。

我們知道只要一個人打呵欠,就會接二連三的有許多人也開始打呵欠,就像是互相傳染一樣。那有可能是由於缺氧,也有可能是無意識的同理行為。那麼,烏龜呢?在這篇文章中最有趣的就是看研究人員訓練一群紅腿陸龜中的一隻,讓牠在看到紅色方塊就打呵欠,再看其他烏龜在看這隻烏龜打呵欠時,會不會也跟著一起打呵欠。研究的結果是肯定還是否定,請大家自己看原文,我比較有興趣的是想知道研究人員究竟是怎麼教烏龜打呵欠啊!就像我對香港海洋公園居然教會大貓熊在拍X光照片時會先深吸一口氣,再屏住呼吸以便拍照一樣的神奇。動物行為與動物的智慧,實在是非常引人入勝。我前一陣子聽我京大學弟說他出借家裡的烏龜給朋友研究烏龜有沒有辦法認得鏡子中的自己時,我的評語很短:「這應該很少人研究吧?」學弟說是。因為一般人對於「烏龜應該不會認得鏡子裡的自己」、「烏龜打呵欠應該不會傳染」都是「想當然耳」,卻很少想要真的做實驗去驗證;而科學家、動物學家則是從日常生活中就發現許多疑問,再去一一求證。我另外一個京大的年輕學弟研究台灣鈍頭蛇這種只吃蝸牛的蛇。當他發現鈍頭蛇吃一般的右旋殼蝸牛時的成功力很高,捕捉左旋蝸牛時的成功率就降低時,他就開始想為什麼,然後抓活蛇、在各地借標本,一一去拍X光,然後發現蝸牛的牙齒在左右兩邊的長短及數量是不一樣的。簡單的說,是發現了蛇的「左撇子、右撇子」。於是他以自己的研究獲得年輕學者獎,以及到外國博物館工作的機會。這些,都是從小處著眼得到的大成果。所以不要隨便笑人家的研究很無聊無趣,有時候那些才是引導人類開拓新知的開端呢。(註:蝸牛有分右旋殼和左旋殼的,每種蝸牛只會是左旋或是右旋,但以右旋佔多數)

就像這樣的,在這本動物行為特集中,從動物演化、學習、覓食、築巢、求偶、繁殖,到遷徙、擬態、攻擊等等,五花八門什麼都有。物種也從無脊椎動物到脊椎動物,陸海空全包。不論個人的領域與興趣在哪裡,一定能夠從書中找到自己有興趣的主題,當成茶餘飯後雜談,或是學習研究的參考。若是在創作中上需要提到動物,不管是文字或是圖畫,為了避免被挑錯打臉,當然更該看這本動物行為特集。因為她,就是讓你不走錯路的明燈啊。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0395
發表評論
暱 稱: 密 碼:
網 址: E - mail:
驗證碼: 驗證碼圖片 選 項:
頭 像:
內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