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說得跟真的一樣」!《蒲公英手札》

attachments/200805/8802232742.jpgattachments/200805/9308046829.jpg


才剛看幾頁,就有一種很深的感覺,好像是在看用日文版的瓊瑤筆法重寫司馬中原的書!
那時相當於中國的清末民初、日本的明治維新,是西洋文化、科學、窮兵黷武等等剛滲入東洋的時候。為了表現出西洋情緒,在文章中隨處會出現用平假名加標點註記的「外來語」,像是大廳(Hall)、門把(Door knob)、高格調(high class)、靈感(inspiration)、想像(imagination)等,所以在閱讀的時候,也可以大略了解有那些東西是在當時才剛傳入日本的。除此之外,作者對「遠野」一族所做的鋪陳,也可以讓讀者體會到日本鄉間的傳奇與風情,是本相當有趣,但看完後會有淡淡哀愁的小說。

[閱讀全文]

最會說故事的獸醫《大地之歌》

attachments/200805/4579908235.jpg
舊文一篇
我第一次知道吉米哈利,是在進動物系的那一年。當時班上有位同學轉到獸醫系去,我們為了怕他寂寞,就決定要送他一個比較特別的禮物。當兵放假回來的學長給了一個建議:「皇冠出了一套由獸醫寫的書,很不錯呢!」,於是一夥人就浩浩盪盪的衝到書店去。

[閱讀全文]

attachments/200805/4000947155.jpgattachments/200805/6948525091.jpg


最近這一兩年的暢銷書,普遍讓人看完之後心情沮喪。
《失竊的孩子》、《不存在的女兒》、《放風箏的孩子》等等,好多好多。但是無論如何,沮喪程度都比不上這本《姊姊的守護者》。

[閱讀全文]

越共苦,事後越能同甘的《夜間遠足》

attachments/200804/5664069863.jpgattachments/200804/8162562206.jpg


這是一本所謂的青春小說,易讀、流暢、卻和懸疑推理完全無關。
整本小說中講的雖然只是發生在「一整天」中的事,但這卻能讓主角們回味「一輩子」、讓各年齡層的讀者分別回想、套用在自己成長經驗上,和自己的高中時期作比較,讓有過類似經驗的讀者掉進時光隧道、讓不曾有過類似體驗的讀者扼腕,甚至覺得想再重活一次的小說。

[閱讀全文]

《秘傳千羽鶴折形》

attachments/200804/9134649956.jpgattachments/200804/5899773566.jpg

 

《秘傳千羽鶴折形》是於1797年發行,現存於世上最古老的折紙相關出版物。

[閱讀全文]

最近迷上森見登美彥與萬城目學

最近寫了一個導讀,讓我一邊寫,一邊想到我很想寫一位作者的書的導讀,可是搶到他的書的版權的三家出版社的編輯我都不認識,實在是令我唏噓不已。
那就是「森見登美彥」啦!
事實上,不論是我、介紹我看他的書的京都大學學長姐、日本亞馬遜,在提到他的書的時候,都會把另一位作家萬城目學也拉出來說一說。

[閱讀全文]

化為千風

attachments/200802/9980681353.jpgattachments/200802/5968900695.jpg


看了這本繪本,才知道原來巫婆不學無術,不知『化為千風』原本是首英文詩!因為我只會唱日文版的歌……

[閱讀全文]

西表山貓學者寫的《野貓的研究》繪本

 

attachments/200802/8086589781.jpgattachments/200802/6413410828.jpg

在野生動物保育法成立之後,我曾經聽過一個被當成笑話來說的真實故事。

[閱讀全文]

attachments/200712/6158749945.jpg
每一次,當我和不太認識我的人談起我調查(研究)那一種動物多少年時,對方通常都會用很懷疑的眼光看看我,然後問說:「你有那麼老了嗎?」
比方說,我會說我「看」櫻花鉤吻鮭看了五年、臺北樹蛙兩年、白頭翁和烏頭翁兩年、日本的土蛙三年……而這還只是從我上大學以來到十年前的我為止主要的「動物歷程」。
要是從小時候講起,那可就是要寫到手斷掉還寫不完哩!

[閱讀全文]

attachments/200712/1495305979.jpg
在面臨極限狀態時,人類就會拋棄道德倫理的規範,只留下動物求生本能的那一面。
於是,即使是在不到百年前的日本,還有個「楢山」是在年成不好的時候,給村裡的人把自己家裡的老年人背上去,把年老的親人放在那裡等死,免得他們還要分掉村裡僅剩的資源。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