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不怕對號入座再來--《心事爆爆網》

attachments/200712/2125594416.gif
網路之所以會這麼紅,有這麼多人設置部落格、聊天室談自己的事,有一部份的原因是因為有些事情大家不好意思跟身邊的人說、有些想問的問題難以啟齒,與其去問親朋好友,一個不小心就淪為後來的笑柄或把柄,被說上或寄上一輩子,所以還不如跟不認識的人詢問。

[閱讀全文]

在青春時享受、在歲月中回味的《未央歌》

對唸生物相關科系的人來說,《未央歌》還真是一本重要的大學必讀之書呢。
因為在我唸大學的時候,除了小野是生物相關科系在寫小說以外,以生物系的人當主角的華文小說實在是屈指可數。
何況我高中時的地理老師還是聯合大學畢業的,甚至認識伍寶笙、小童他們的「模特兒」呢!
這就更讓我對這本書抱有親切感了。

[閱讀全文]

我一直覺得「看書」是有「賞味期限」的。
由於書除了颱風泡水被水淹掉、被人借走不還、遇到焚書的倒楣事等之外,很少會在我們的有生之年被我們翻爛;除非放書的地方實在差勁不已,也不太會被蟲蛀光被黴菌爬滿,所以我講的賞味期限,並不是在書的硬體。

[閱讀全文]

《不過是具屍體》讀後感

我雖然不是變態的戀屍癖,但是這本書的書名卻正是吸引我立刻買下它的原因。
因為它有正面的意義,告訴讀者不要輕視,也不要浪費屍體。雖然書中講的是人類的屍體,不過它也可以類推到各種動物的屍體上。
最簡單的例子,可以參考一本遠流出版社的繪本《野日記》。

[閱讀全文]

《群》讀後感=思友篇

京都大學時的同學中山(這是在《動物勉強學堂》中的假名),現在在鹿兒島大學教書。
她原本是做海邊的貝類,在三年前我去鹿兒島時,溫泉勝地的櫻島上的火山正在噴煙中,觀光客是不准去,連居民都被要求撤離,這位小姐卻是那種可以在這種緊急時刻搭船到櫻島上作實驗的。
雖然她們也只能在海邊,不能到超過山的三合目(把山腳到山頂的高度劃成十等份時,從山腳往上三等份的地方)以上的場所,以免危險。
那時候邊吃有名的鹿兒島黑豬肉涮涮鍋,邊聽她說她的實驗作到哪裡。

[閱讀全文]

《群》讀後感=正經篇

做最壞的打算、有最好的準備。
電影明天過後用影像、小說《群》用文字告訴我們,當我們超過極限的消耗大自然、破壞環境時,有可能會發生的結果。

[閱讀全文]

K哈七中文版到凌晨三點半

attachments/200710/3606291651.jpg
感謝給我書的大恩人,讓我在昨天就已經先拿到熱騰騰的哈七中文版!!!!
(我知道啦,我就是愛現,活該討人厭嘛!)

[閱讀全文]

《爺爺和我》中的吃

attachments/200710/5913715219.jpgattachments/200710/8658881727.jpg

 

[故事外的故事]及新的如果版[爺爺和我]

好吃如我者,就算不做菜也會翻食譜看照片過過乾癮;即使讀文字書也總是會不由自主的注意到書中與吃有關的細節,而且記得最牢的也總是這些部分。
《爺爺和我》,正如作者魯瓦克在書中所說,他不停的在寫他獵到釣到的動物,以及如何烹煮怎麼吃。

[閱讀全文]

《阿基米德寶典》讀後感

太神奇了,這真是一本告訴讀者夢想是怎麼實現、理想是如何去追求的書呀!

正如作者在結尾所說的,他要感謝的三個人是隱姓埋名的贊助者B先生、在一百年前只靠肉眼就初步解開阿基米德寶典的海柏格、以及阿基米德本人。

[閱讀全文]

關於虛擬書櫃

attachments/200710/0135372325.jpgattachments/200710/9604618925.jpgattachments/200710/3506485188.jpg


今天是周六,我原本排了要上班但是卻放了颱風假,賺了一天?!
雖然在蠻久以前就有個朋友向我介紹anobii的虛擬書櫃(而且那裡還可以放外文書),不過我是從九月底看見天下的iReading以後,才開始比較努力的把我看過的書點選進去的。
主要的理由,可能是我喜歡他們的藏書章?
我總是為了一些無聊的理由作無聊的事情。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