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到無法哪啊哪啊的野林三部曲
作者: 青蛙巫婆 日期: 2015-03-30 13:11
光是看到《野林守護戰》的書名,我就已經很想看這本書了。我想知道書中是否寫了跟生態保育或是生物多樣性有關的概念。但是我看到的並不是帶著明顯教訓意涵的科幻小說,而像是用棉花糖或冰棒包裹著生態保育那根「中心」的寓言,閱讀後的心得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野林、沼澤,這些在從前被視為瘴癘之地的地方,都是有非常多樣的動植物以之為家的棲息地。我們平時在說到荒涼的地方時,會說那是「雞不拉屎鳥不生蛋」,但那其實才真的是有許多生物生息,鳥會生蛋獸會繁殖的生物樂土。可是,從古到今的人們卻只要看見這些「無用」之地,就會想要開發,逢山開路遇水造橋,說那是人定勝天。於是沼澤跟海岸被填平,造陸造房子;野林森林的樹被砍光,山變禿地變空,植物沒了動物光了……。覺得寂寞的人們再引進故鄉的植物與自己的寵物或畜牧動物,這些動植物都成為外來種,對在地物種更是雪上加霜,僅剩的,又再少了。人類,幾乎從不停下腳步來聽聽動物的聲音,看看植物的生長。
「野林」中的動物是會說話的、鳥類和獸類是不合的、南方跟北方是會打仗的、強盜是羅賓漢型的。「林外之人」則對野林內的狀況一無所知、視若無睹。只有主角由於尋找弟弟,才成為兩個世界間的連結,看到了各種情況。或說,讓旁觀者的我們藉由野林內外的世界,看到了我們身邊正在發生的各種問題。我一直覺得那常春藤,若不是貪婪的觸手,把看到碰到的事物全數吞噬,就是凶猛的外來種,將固有種逼入絕境。系列到了第二、三集時,祕境森林直接受到了開發的威脅,故事到了林外,已經不再是寓言,而是血淋淋的社會現況。我們看到欺壓與奴役童工、為了賺錢而無所不用其極的企業家,抗爭的黑帽子也以極端的對抗手段出現,把第一集沉醉在奇幻世界中的讀者一棒打醒。這個部分比較適合高年級的讀者,在看完故事之後可以進行討論。
當然,這是講給別人聽的。我看書從來只是看高興,沒有要想太多,喜歡單純的追著故事跑。我雖然一點也不想要為了尋找被烏鴉偷走的弟弟妹妹而艱苦跋涉,卻真心想要進入無法通行的荒野,到北林、野林、南林、鳥族公國跟大家交朋友,到地下城看鼴鼠,跟強盜學野外求生。坐在金鷹背上、貓頭鷹背上,甚至跟烏鴉學做壞事。
野林中的生物非常多樣,這從書中的角色多寡就看得出來。可是,也從作者的角色分配,看到了一般人對動物形象的固定概念。貓頭鷹是智者、老鷹是凶猛的、郊狼是險惡的、狐狸是狡猾的、麻雀是機靈的、烏鴉是愛偷竊的等等。對於其他不熟悉的動物,賦予的就是路人的角色,沒什麼特色。可是,這些動物真的是這樣嗎?老鷹的確是凶猛的,牠們和貓頭鷹都是猛禽,只是鷹隼是日行性動物,貓頭鷹是夜行性動物。郊狼被認為險惡,可能是由於牠們的數量不少,經常被人類目擊或甚至起衝突,在食性上是除了捕食小動物,吃點植物的雜食之外,又扮演著食腐肉的清道夫角色。人類基於任性的愛惡,對食腐動物通常都沒什麼好印象,也不想想若是沒有牠們的話,我們住的地方會變得多麼可怕……。狐狸,台灣沒有,對牠們的認識來自成語,於是以為牠們會假虎威。在西洋則因為牠們可能會捕食家禽,身上的氣味又重,對牠們不是很歡迎,卻又想要剝牠們的皮來裝飾或保暖,讓牠們成為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很哀怨的動物。麻雀,萬一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也看不見了的時候,環境大概也已經壞到不必住了。由於牠們的生活空間與人類重疊甚大,當然不機靈一點的話是活不久的。烏鴉,在台灣的分布並不多,在鄰近的日本多到造成人鳥衝突。烏鴉會翻撿垃圾、會與人爭食,甚至會因為放小石子在火車鐵軌上,而成為導致出軌翻覆事故的罪魁禍首。再加上牠們還真喜歡閃亮的東西,會盯上人類沒有收好的各種亮晶晶小東西叼了帶走,有「偷竊」之實,(除了少數幾種之外)全身又是黑漆漆的不討喜,形象自然也就好不了了。
再看到體型大小。在奇幻和童話故事中,只要是人和動物會對話、相處,通常會有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是把人縮小到可以跟中小型、迷你型(這是我個人用在文章中指體型小於人類手掌)動物平起平坐,在遇到大型天敵時也得一起逃命。另一種則是把小動物變大、大動物變小,人的尺寸不變。而動物體型變大變小的標準,似乎就是照人類對那種動物的害怕程度,或是對人類有沒有用處、幫不幫得上人類的忙來設定。所以像書中角色經常乘坐的鳥類,體型就都加大到足以載人,當然,牠們身體內部的骨骼結構那些事情,就不必追究了。在台灣有十二種貓頭鷹,最常見的應該是很常在公園校園家裡出現的領角鴞,不過牠們體型迷你,最多也只能當好朋友,讓牠站在自己肩上到處趴趴走。假如要我挑一隻放大來載小朋友的話,我應該會選黃魚鴞這種台灣貓頭鷹中體型數一數二的大,又以吃魚為主,對小孩的興趣不大,而且有耳羽可以「戴眼鏡」的物種吧。像這樣把自己認識的動物列一張清單,寫下假如自己能進入類似的野林世界時對牠們體型的期望值,再去查牠們的真實大小,應該也不失為一種延伸閱讀的方式。
在《哈利波特》第一集出版上市的幾天之後,我寄了一張表給編輯,上面列了在書中出現的所有動物種,還包括牠們的分類。編輯回信:「你太閒了。」我明明就是在告訴她生物多樣性中的「物種多樣性」啊。《野林三部曲》也同樣可以這樣玩,還能夠多列出棲息地的多樣性,只差沒有表現出遺傳多樣性而已。
書的讀法看法原本就是很自由的,書的玩法也是看個人。在這個大家怨嘆看書的人愈來愈少的時代,甚至還有繪本的內容是在說明「這是一本書」的時候,能夠有一本書讓人一口氣看完、想成為書中人物、想走入故事場景,在欲罷不能的時候還有第二第三本可以看,實在是幸福之至啊。
我唸的是動物系,在看故事看熱鬧之餘,把我最關心的動物通通看了一圈。我相信唸森林系的人,也會從森林的角度來看故事看得很開心。那麼,你會從哪個角度來看這套書呢?
野林、沼澤,這些在從前被視為瘴癘之地的地方,都是有非常多樣的動植物以之為家的棲息地。我們平時在說到荒涼的地方時,會說那是「雞不拉屎鳥不生蛋」,但那其實才真的是有許多生物生息,鳥會生蛋獸會繁殖的生物樂土。可是,從古到今的人們卻只要看見這些「無用」之地,就會想要開發,逢山開路遇水造橋,說那是人定勝天。於是沼澤跟海岸被填平,造陸造房子;野林森林的樹被砍光,山變禿地變空,植物沒了動物光了……。覺得寂寞的人們再引進故鄉的植物與自己的寵物或畜牧動物,這些動植物都成為外來種,對在地物種更是雪上加霜,僅剩的,又再少了。人類,幾乎從不停下腳步來聽聽動物的聲音,看看植物的生長。
「野林」中的動物是會說話的、鳥類和獸類是不合的、南方跟北方是會打仗的、強盜是羅賓漢型的。「林外之人」則對野林內的狀況一無所知、視若無睹。只有主角由於尋找弟弟,才成為兩個世界間的連結,看到了各種情況。或說,讓旁觀者的我們藉由野林內外的世界,看到了我們身邊正在發生的各種問題。我一直覺得那常春藤,若不是貪婪的觸手,把看到碰到的事物全數吞噬,就是凶猛的外來種,將固有種逼入絕境。系列到了第二、三集時,祕境森林直接受到了開發的威脅,故事到了林外,已經不再是寓言,而是血淋淋的社會現況。我們看到欺壓與奴役童工、為了賺錢而無所不用其極的企業家,抗爭的黑帽子也以極端的對抗手段出現,把第一集沉醉在奇幻世界中的讀者一棒打醒。這個部分比較適合高年級的讀者,在看完故事之後可以進行討論。
當然,這是講給別人聽的。我看書從來只是看高興,沒有要想太多,喜歡單純的追著故事跑。我雖然一點也不想要為了尋找被烏鴉偷走的弟弟妹妹而艱苦跋涉,卻真心想要進入無法通行的荒野,到北林、野林、南林、鳥族公國跟大家交朋友,到地下城看鼴鼠,跟強盜學野外求生。坐在金鷹背上、貓頭鷹背上,甚至跟烏鴉學做壞事。
野林中的生物非常多樣,這從書中的角色多寡就看得出來。可是,也從作者的角色分配,看到了一般人對動物形象的固定概念。貓頭鷹是智者、老鷹是凶猛的、郊狼是險惡的、狐狸是狡猾的、麻雀是機靈的、烏鴉是愛偷竊的等等。對於其他不熟悉的動物,賦予的就是路人的角色,沒什麼特色。可是,這些動物真的是這樣嗎?老鷹的確是凶猛的,牠們和貓頭鷹都是猛禽,只是鷹隼是日行性動物,貓頭鷹是夜行性動物。郊狼被認為險惡,可能是由於牠們的數量不少,經常被人類目擊或甚至起衝突,在食性上是除了捕食小動物,吃點植物的雜食之外,又扮演著食腐肉的清道夫角色。人類基於任性的愛惡,對食腐動物通常都沒什麼好印象,也不想想若是沒有牠們的話,我們住的地方會變得多麼可怕……。狐狸,台灣沒有,對牠們的認識來自成語,於是以為牠們會假虎威。在西洋則因為牠們可能會捕食家禽,身上的氣味又重,對牠們不是很歡迎,卻又想要剝牠們的皮來裝飾或保暖,讓牠們成為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很哀怨的動物。麻雀,萬一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也看不見了的時候,環境大概也已經壞到不必住了。由於牠們的生活空間與人類重疊甚大,當然不機靈一點的話是活不久的。烏鴉,在台灣的分布並不多,在鄰近的日本多到造成人鳥衝突。烏鴉會翻撿垃圾、會與人爭食,甚至會因為放小石子在火車鐵軌上,而成為導致出軌翻覆事故的罪魁禍首。再加上牠們還真喜歡閃亮的東西,會盯上人類沒有收好的各種亮晶晶小東西叼了帶走,有「偷竊」之實,(除了少數幾種之外)全身又是黑漆漆的不討喜,形象自然也就好不了了。
再看到體型大小。在奇幻和童話故事中,只要是人和動物會對話、相處,通常會有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是把人縮小到可以跟中小型、迷你型(這是我個人用在文章中指體型小於人類手掌)動物平起平坐,在遇到大型天敵時也得一起逃命。另一種則是把小動物變大、大動物變小,人的尺寸不變。而動物體型變大變小的標準,似乎就是照人類對那種動物的害怕程度,或是對人類有沒有用處、幫不幫得上人類的忙來設定。所以像書中角色經常乘坐的鳥類,體型就都加大到足以載人,當然,牠們身體內部的骨骼結構那些事情,就不必追究了。在台灣有十二種貓頭鷹,最常見的應該是很常在公園校園家裡出現的領角鴞,不過牠們體型迷你,最多也只能當好朋友,讓牠站在自己肩上到處趴趴走。假如要我挑一隻放大來載小朋友的話,我應該會選黃魚鴞這種台灣貓頭鷹中體型數一數二的大,又以吃魚為主,對小孩的興趣不大,而且有耳羽可以「戴眼鏡」的物種吧。像這樣把自己認識的動物列一張清單,寫下假如自己能進入類似的野林世界時對牠們體型的期望值,再去查牠們的真實大小,應該也不失為一種延伸閱讀的方式。
在《哈利波特》第一集出版上市的幾天之後,我寄了一張表給編輯,上面列了在書中出現的所有動物種,還包括牠們的分類。編輯回信:「你太閒了。」我明明就是在告訴她生物多樣性中的「物種多樣性」啊。《野林三部曲》也同樣可以這樣玩,還能夠多列出棲息地的多樣性,只差沒有表現出遺傳多樣性而已。
書的讀法看法原本就是很自由的,書的玩法也是看個人。在這個大家怨嘆看書的人愈來愈少的時代,甚至還有繪本的內容是在說明「這是一本書」的時候,能夠有一本書讓人一口氣看完、想成為書中人物、想走入故事場景,在欲罷不能的時候還有第二第三本可以看,實在是幸福之至啊。
我唸的是動物系,在看故事看熱鬧之餘,把我最關心的動物通通看了一圈。我相信唸森林系的人,也會從森林的角度來看故事看得很開心。那麼,你會從哪個角度來看這套書呢?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0847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