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海邊《鹽分地帶文學》91期

原刊載於《鹽分地帶文學》91

聽到「海邊」,你想到的是釣魚、游泳、潛水、還是在海灘做日光浴、挖沙堆城堡?除了我的同溫層中的少數人以外,不太會有人回答「到潮間帶看生物」。即使是我在剛接到這篇文章邀約的時候,我的第一個反應也是「我通常直接就下水了耶」。這就像我跟熟人談到露營,到了末了,我覺得他們是把整個家搬去外面打擾野生動物,他們認為我是野外求生一樣。所以我在說到去海邊的時候,一定會造句,以地名取代海邊,後面再加上動詞表示目的,像是「去龍洞潛水」、「去海科館潮境找貝類」、或是「去澎湖看海龜」。

在我寫了爸爸是海洋魚類生態學家之後,找我講海洋生物或是海洋教育的邀約變多,我也經常得意的說我應該是打在娘胎起就接受海洋教育的人。而在這些年找題材和教具的過程中,我收集了各種大大小小的消波塊。包括研究軟體動物的學弟在夾娃娃機夾的兩個填充玩具版,以及六種顏色各三個的海洋堂模型版。我需要那麼多個,是因為要是沒有很多個放在一起的話,就展示不了消波塊的效應,不會知道那對人類居住也許是好的,但卻影響了許多海洋生物的生活與生態。而且,阻止了住在台灣這個島上面的居民和海洋接觸的機會。

台灣有個成立十二年左右的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他們從成立以來就徒步繞台灣的1500公里海岸線,看看是不是能夠真的能夠「走海邊環台灣一圈」。但是在第一年,我們就已經透過他們的沿路報導,知道台灣的海邊充滿了各種障礙,很多地方都被圍起來,徒步環島的人只能走上走下的重複離開海邊一段再走回去的過程。消波塊,只不過是障礙之一,並非唯一。那個結果,就是我們即使到了海邊,也不一定知道該怎麼跟海洋接觸、跟海浪打交道。而那個後果,便讓達爾文獎的得獎候選人不斷產生。

我在書裡寫「海洋學家,是在海裡或海邊找得到,在家裡看不到的人」,不過偶爾,還是有機會可以跟到海邊去。理論上我是台灣的地名中有「港」有「澳」的大概都去過, 但是去歸去,還真的不是下水或在沙灘上玩。我記得比較清楚的,是去珊瑚加工場還是哪裡,坐在依照不同直徑是幾公釐分成小山堆在一起的珊瑚珠中間玩很久很久。因為我的最愛,是直徑在3公釐左右的各種材質的珠子,不管那是什麼材質即使是毛毛蟲的便便。

說到海邊,每個人想到的都不一樣。大部分比較浪漫,少數很實際,或甚至悲傷。但是話說回來,既然身為島民,還是該好好的認識一下我們周遭的海洋。找個好天氣,到海邊去一下吧。隨便你做什麼,就是不要開車在沙灘上跑、不要帶走任何的生物與非生物。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922
發表評論
暱 稱: 密 碼:
網 址: E - mail:
驗證碼: 驗證碼圖片 選 項:
頭 像:
內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