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vs.「品種」;「學名」vs.「中(英、日)文名」
作者: 青蛙巫婆 日期: 2010-08-29 20:14
好吧,我終於撐不下去,得一勞永逸的寫出來啦!免得我每次審校書或寫導讀推薦就得跟出版社的編輯說一次。
那就是「種」vs.「品種」;「學名」vs.「中(英、日)文名」、「俗名」;學名要斜體字或加底線。話說不論譯者的文筆多好、譯得多用心、加了多少註解,在幾個地方總是看得出來譯者是不是生物相關科系。當然,媒體記者也是一樣。
例如一兩星期前,在看電視新聞時就聽到記者說:「※※鳥園有兩百多個品種的貓頭鷹……」我在審校書幫出版社看稿的時候,也經常在把稿子上的「品種」改成「種」。
種(物種)是大自然原本就有的,「品種」是人工培育出來的!!!
另一個常見的錯,是寫「中文學名」、「英文學名」。這些個「學」也都是該刪的。
因為學名一定是拉丁文、要用斜體字或加底線,而且屬名的字首要大寫(例如我研究的土蛙Rana rugosa),Rana是屬名,代表牠是赤蛙、rugosa是種小名,描述牠的皮膚很皺。
而中(英、日、德等等)文名就直接是在各國的該種生物名稱,有正式或是一般通用的俗名。
以上,給譯者跟出版社的編輯與審校參考。當然,大家也一起看囉。
至少在看到我的時候,不要在問我研究的是哪個「品種」的蛙了吧!否則我就不理你囉。
那就是「種」vs.「品種」;「學名」vs.「中(英、日)文名」、「俗名」;學名要斜體字或加底線。話說不論譯者的文筆多好、譯得多用心、加了多少註解,在幾個地方總是看得出來譯者是不是生物相關科系。當然,媒體記者也是一樣。
例如一兩星期前,在看電視新聞時就聽到記者說:「※※鳥園有兩百多個品種的貓頭鷹……」我在審校書幫出版社看稿的時候,也經常在把稿子上的「品種」改成「種」。
種(物種)是大自然原本就有的,「品種」是人工培育出來的!!!
另一個常見的錯,是寫「中文學名」、「英文學名」。這些個「學」也都是該刪的。
因為學名一定是拉丁文、要用斜體字或加底線,而且屬名的字首要大寫(例如我研究的土蛙Rana rugosa),Rana是屬名,代表牠是赤蛙、rugosa是種小名,描述牠的皮膚很皺。
而中(英、日、德等等)文名就直接是在各國的該種生物名稱,有正式或是一般通用的俗名。
以上,給譯者跟出版社的編輯與審校參考。當然,大家也一起看囉。
至少在看到我的時候,不要在問我研究的是哪個「品種」的蛙了吧!否則我就不理你囉。
評論: 6 |
引用: 0 |
閱讀: 13123

![]() |
喔耶!很實用又簡易的說明,可說是極品懶人包 |

![]() |
因為我已經重覆解釋過很多次了,所以貼上來對我自己來說也是節省時間的懶人法啊 |
發表評論